<span id="1dnn5"></span>
<th id="1dnn5"></th><th id="1dnn5"></th><th id="1dnn5"></th>
<progress id="1dnn5"></progress><th id="1dnn5"><noframes id="1dnn5"><th id="1dnn5"></th>
<th id="1dnn5"></th><th id="1dnn5"><address id="1dnn5"><th id="1dnn5"></th></address></th><th id="1dnn5"><noframes id="1dnn5"><span id="1dnn5"></span>
<span id="1dnn5"><noframes id="1dnn5">
<span id="1dnn5"></span>
<th id="1dnn5"></th>
<progress id="1dnn5"><noframes id="1dnn5">
<progress id="1dnn5"><noframes id="1dnn5">
<strike id="1dnn5"><noframes id="1dnn5"><strike id="1dnn5"></strike>
<th id="1dnn5"><noframes id="1dnn5"><th id="1dnn5"></th>
<ruby id="1dnn5"><video id="1dnn5"><ruby id="1dnn5"></ruby></video></ruby>
400-885-6191

江西省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探討2023-02-06 13:58:52

江西省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探討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四大體系”和“三大紅線”,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是中央政治局首次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集體學習。2017年,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一方面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戰略判斷:“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進而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另一方面全面闡述了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現狀、理念、建設重點和目標等,成為我國未來一段時期綠色發展的行動指南。報告中生態、環境、資源、綠色發展等詞語分別出現43次、29次、13次、4次,全文十三個部分里,有三個部分重點論述了“綠色發展”有關內容和戰略部署。國務院在關于《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的批復中明確指出,通過《規劃》的實施,到2020 年基本形成節約高教.環境友好、礦地和諧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這都為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1  江西省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1.1  江西省礦產資源概況

   江西省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資源基地,礦產資源綜合配套程度較高,具有發展礦產資源產業集群的有利條件。

    發展優勢:一是礦產種類較齊全,空間分布各具特色;二是優勢礦產資源在全國地位突出,素有“七朵金花”(銅礦、鎢礦、稀土礦、鈾礦、鉭鈮礦、金礦、銀礦)之稱,享有“世界鎢都”和“稀土王國”之美譽;三是礦產資源集中分布,有利于建設大型能源資源基地,以及綜合勘查和規模開發;四是非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潛力較大;五是地熱、礦泉水等特色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廣。

   資源劣勢:一是大宗礦產資源賦存條件不佳,省內供應不足或短缺,如石油,天然氣。錳礦、鋁土礦、鉀鹽礦等大宗礦產嚴重短缺,銅、煤炭、富鐵和優質高嶺土等緊缺礦產資源不足,需要依靠省外或國外市場解決;二是多數有色金屬礦共伴生組分多,綜合利用難度大;三是部分礦種小礦多、分布散、貧礦多、富礦少。

1.2  江西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共有礦山3 892個,其中,大型礦山67個,中型礦山289個,小型礦山2 488個,小礦1 048個。大中型礦山比例為9.15%,低于全國15.99%的水平。全省礦山企業從業人數12萬人,年礦石產量2.8億t,礦業工業總產值3 543 450.53萬元,礦產品銷售收入2 679 606.64萬元,利潤總額356 155.36萬元。

2  江西省在推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中的主要做法

2.1  政府和部門高度重視礦業綠色轉型

   全面落實《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制定出臺《江西省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意見》(贛國土資規[2017]4號),由省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環境保護廳、質量技術監督局、銀監會、證監會等部門聯合印發實施。將“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在贛州、德興開展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等納入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實施方案》中。相關市政府、縣政府也積極主動作為,謀劃推動本地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如九江市自然資源局主要領導,近兩年來親自謀劃部署、親自確定思路、親自調度推進,召開相關會議30 次以上,發布文件100余份,推動本地綠色礦山建設工作。

2.2  強化礦產資源規劃的戰略引領作用

   嚴格編制實施礦產資源規劃,統籌謀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各項工作,優化開發布局結構,促進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根據江西省礦產資源稟賦特征、勘查成果和礦業經濟發展現狀,結合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江西省主體功能區劃,將全省分為鄱陽湖地區、贛東北地區、贛西地區和贛中南地區四個礦業發展板塊。通過規劃實施,引領全省到2020 年建成綠色礦山200個以上,部、省發證的大中型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小型礦山企業按照綠色礦山要求規范管理。

2.3  堅持“一礦一策”,差別化、精細化推進工作

   江西省彭澤縣在推進綠色礦業發展中更積極探索,形成“彭澤模式”。彭澤模式的重點是堅持“一礦一策”原則,一個礦山編制一本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按照“開采科學化、礦山園林化、生產環保化、產能高效化、管理標準化”的“五化管理”總體思路,引領指導綠色礦山建設。同時,為更直觀更具體地指導礦山做好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彭澤縣積極探索,提出“七個一”標準,切實打造“一礦一景”的園林化綠色礦山。該縣對綠色礦山實行精準分區,并細化區域功能。如每個綠色礦山都要規劃成7個功能區,包括可耕種的試驗田區、可栽種的果園區、環境優美的公園區、生態停車區域、生態公共衛生間、環保加油站以及規范的修理廠區。各礦山根據分區要求,結合自身礦區特點,打造規范統一又呈現“一礦一景”的園林化現代化礦山。

2.4  創新礦產資源開發方式和模式

   江西亞東水泥有限公司主要開采水泥用灰巖,

其礦山采場背靠青山、面朝長江,位于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根據國家關于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定位和有關要求,亞東水泥采用“內凹式開采模式”:自山頂階梯向下,露天開采,最大程度減少對景觀的整體破壞和沖擊,非開采區域保持綠色原生態,已經完成開采的最終邊坡進行同步生態修復和復綠。

   為保護區域升生態環境,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安全水平,改善經濟效益,江西長豐實業有限公司,建設了一條長約25 km 的全封閉式環保管狀運輸機,采用全智能化物料輸送,并雙線運營。

   在以上長豐實業自用運輸廊道建設的同時,彭澤縣規劃建設了公用運輸廊道,設計規模為2 000萬t/a,線路全長46 km,配套規劃建設2個5 000 噸級泊位碼頭,資金投入超過20 億元。兩條廊道于2018年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底竣工。

2.5 建立三維模型,強化在線動態監管

   江西省瑞昌市近年來投資資金700多萬元建立了“礦山視頻監控系統”,安裝探頭120余個,對礦山開采、生產、運輸等主要環節進行全程在線動態監控,初步實現巡查和監測由“人工”向“智能”轉變。這種做法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廣泛認可。

   彭澤縣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采石礦山“三維立體空間建模”全覆蓋,對每個在產礦山及規劃出讓的礦區均通過無人機全息影像測繪,為礦山科學開采、合法開采以及政府監管提供方科學精準依據。對礦山運輸車輛進行在線監管,實施GPS軌跡、行車記錄、駕駛員在線、4G對講“四大監控”。與此同時,礦管、環保、治超、交警等部門合作,建成了礦產及地質監控中心,接入了在線視頻、源頭控超、環境監測、車輛監管、三維建模、在線執法、監控盜采、項目監控以及地質災害點監控等十項重點監管內容,對礦山實施排網式的全天候立體技術服務和監督管理。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部門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

   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礦業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鏈條長、環節多、領域廣。推動礦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涉及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安監、林業、財政、稅務等多個職能部門,以及礦山所在地的村鎮集體、村民居民等利益相關者。由于不同部門對綠色礦山建設的管理目標不相同、標準要求不統一、建設訴求不一致,缺少利益相關方協調推進機制。

3.2  支持政策有待進一步細化

   當前,國家和省級層面分別從用地、用礦、財稅、金融等方面出臺了支持政策。調研中,地方管理人員反映,相關政策較為保守,可操作性不夠,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礦山難以通過綠色礦山的創建,獲得直接或短期的經濟效益,而創建過程直接增加成本,完成建設任務完全靠企業自覺承擔,降低了與非綠色礦山的經濟比較優勢。同時,綠色礦山建設支撐政策的精準性不夠。

3.3  資源配置有待進一步優化

   一是部分礦山,采礦權范圍多數以山脊山頂為界,逐級開采形成巨大臺階,既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破壞,又形成安全隱患,還增加開采成本;二是部分礦山采礦證內剩余資源量不足,創建綠色礦產意味著資源開發規模更大、效率更高,資源量不足以滿足礦山生產需求,形成產能浪費,成本難以收回,企業投資意愿不足;三是部分采礦權的采礦證許可年限較短,礦山企業為了盡快收回礦山建設投資,會盡快開發資源,建設綠色礦山的動力不足。

3.4  監管職責有待進一步明確

   近年來,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黨中央逐步加強了對環境問題的督察。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有關人員反映,對于中央環保督查發現的與礦山有關的問題,在問責方面存在邊界不清、問責不合理等現象。同時,全國及各地關于綠色礦山建設和綠色礦業發展的標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逐步完善,但是監督管理體系亟待完善和加強。

4  啟  示

4.1  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應當強化地方政府的推動和部門之間的聯動

   一是地方政府,特別是礦產資源富集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到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事關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事關礦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應當在人民政府的組織領導下,由當地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加強與生態環境、林業、財政、安監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共同研究解決礦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企業發展和礦業轉型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監管服務,其中,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處于核心地位,與其他相關主體之間存在“三外一內、八個方面”的博弈關系,應當全過程、全方位強化溝通協調,形成合力。

4.2  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應當強化礦產資源規劃的統籌和引領作用

   應將礦產資源規劃的編制實施作為提高礦產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引領礦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超前謀劃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一是統籌謀劃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嚴格落實分區管理制度,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做好銜接協調;二是研究制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上線和開發強度;三是在充分考慮生態功能保障基線和環境質量安全底線前提下,合理確定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準入條件和門檻,選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開發利用模式,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擾動和破壞;四是建議鼓勵具備條件的市縣或者大中型礦山企業,編制綠色礦山建設規劃,堅持“一礦一策”,通過規劃編制實施,從微觀層面,指導礦山開展綠色轉型。

4.3  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應當強化建立完善政策支撐體系

   一是完善礦業權出讓制度和政策。建議適當延長礦業權出讓年限,讓礦山企業擁有足夠的資源量,穩定其生產經營預期,提高資金、技術等生產資料的投入,為礦業的綠色發展提供持久的原動力。對于達到綠色礦山標準的企業,允許將礦區周邊資源協議出讓給相關企業,滿足企業規模化、“長期化”開采需求。二是完善礦業用地政策。建議允許將礦山道路硬化、廠房建設等作為臨時用地,滿足企業長久發展的用地需求。嘗試將綠色礦山建設與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工作統籌推進,促進礦地融合,探索研究出臺用地獎勵機制,激勵企業主動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和綠色礦業發展。三是完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政策。進一步明確采礦權人雜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內,回收利用尾礦和采礦廢石,免于辦理采礦登記,并規范相關管理要求和程序,最大限度支持“全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四是進一步細化完善財政、稅收政策,提高對礦業綠色轉型的精準支持能力和水平。

4.4  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應當加強宣傳引導和典型經驗推廣

   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微信等媒體資源,加強宣傳引導和典型經驗推廣。一是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我國礦業發展的宏觀形勢、礦業發展的階段特征、國家的總體戰略導向,讓企業在制定發展規劃、開發礦產資源、推動礦業發展時充分了解國家的戰略需求,使國家宏觀導向和企業微觀管理充分對接。二是宣傳交流各地在礦業發展中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典型做法,以及綠色礦山創建中的典型案例。三是創新宣傳方式方法和具體內容,將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具體化,比如“彭澤模式”中的“七個一”標準,便于礦山企業直觀理解綠色高質量的礦山建設和礦業發展。   

4.5  推動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應當強化礦山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社會監督、政府抽查,守信獎勵、失信懲戒的監督管理機制。對于未履行采礦權出讓合同中約定的建設任務的,追究相關違約責任。二是創新監管手段。建議具備條件的地區,尤其是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創新監管方式方法,提高監管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逐步實現巡查和監測由“人工”向“智能”轉變。三是進一步明確部門監管的職責,提高協同工作水平。重點是完善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礦區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水土保持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土地復墾方案之間的相互支撐的鑲嵌關系,努力實現部門全程協同、專家聯手攻關、技術有效對接。

 

摘自:《中國礦業》2019年第5期


聲明: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供行業信息學習交流,并不代表我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司聯系刪除。若屬本公司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詳見:免責聲明
報名登記
<span id="1dnn5"></span>
<th id="1dnn5"></th><th id="1dnn5"></th><th id="1dnn5"></th>
<progress id="1dnn5"></progress><th id="1dnn5"><noframes id="1dnn5"><th id="1dnn5"></th>
<th id="1dnn5"></th><th id="1dnn5"><address id="1dnn5"><th id="1dnn5"></th></address></th><th id="1dnn5"><noframes id="1dnn5"><span id="1dnn5"></span>
<span id="1dnn5"><noframes id="1dnn5">
<span id="1dnn5"></span>
<th id="1dnn5"></th>
<progress id="1dnn5"><noframes id="1dnn5">
<progress id="1dnn5"><noframes id="1dnn5">
<strike id="1dnn5"><noframes id="1dnn5"><strike id="1dnn5"></strike>
<th id="1dnn5"><noframes id="1dnn5"><th id="1dnn5"></th>
<ruby id="1dnn5"><video id="1dnn5"><ruby id="1dnn5"></ruby></video></ruby>
3d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