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花了十幾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辛辛苦苦培育了一個大型品牌展會,而這個該死的展會竟然可以賣出八億元的天價,你賣不賣?
我相信大部分人會賣。但有人就是不信邪,他們認為再磨一磨、再談一談、再等一等,必然能夠賣出更高價,比如十一二億元。
一方面是自信,一方面是貪婪。可惜在某個時間節點的判斷未必正確,國家經濟走向更是難以捉摸。錯過了最佳的“賣身”時間點,項目估值一下子從八億元跌到七千萬,更不能賣了。無論賣還是不賣,都是巨大的損失。
我相信這個主辦已經心碎了一地,遺憾自己錯過了“賣身”的最佳時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十年八年,未必再有這樣高的估值了。
這個原本用來交易的“貨”,就是某婚博會。
某婚博會原本前景美好,將近三十年的黃金發展期,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不奇怪,中國這么龐大的人口基數,這么龐大的婚嫁市場,這么剛的需求,怎么看都是一門好生意。
可是形勢出現了巨大變化。
疫情,讓人措手不及。
老齡化,還在加劇。
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
年輕人消費觀念發生巨大變化,就連結婚都在消費降級,能省則省,旅游結婚它不香嗎……
其實早有預兆,但我們沒放在心上。是堅信?是僥幸?還是我故意視而不見你外套上有她的發?
行業發生巨變,必然影響項目估值。
從八個億,到七千萬,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豬”降價了,措手不及。
就我所知道的,某能源裝備展,剛開始投資方愿意出價6個億收購,主辦方堅決不賣,堅信至少20億元。
后來怎么樣了呢?
也是發生了類似的情形,后來投資方連6個億都不愿意出了。
那個時候,幾乎整個中國會展業都很膨脹,大家都對自己的項目充滿自信。其實背后是價格沒談攏,都想著能多要點兒就多要點兒,總覺得賣虧了。
今天,傳聞某寵物展股權持有者宣稱愿意以五個億的價格賣出手里所有股份。
我心想,他是個聰明人。
他可能預判了未來的走勢。今天五個億,估值也許不是最高點,但也算理想。三年后肯定不是這個價錢,也許更高,也許更低,但我認為走低的可能性更大。他肯定也是這么認為。否則怎么會賣?
其實會展業的項目并購、項目估值過程,很像我們買賣股票的過程。
有時候你看著大盤正在上漲或者下跌,很難預判你手中持有的個股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除非你有內幕,或者能夠操縱股市。但這是違法行為。
換句話說,你控制不了中國經濟和行業的發展,你只能預判,而很多人無法判斷頂部或者底部。
很多時候,你以為已經到頂了,但他可能還會往上走一段。你以為已經到底部了,他又給你狠狠下跌一波。都想賣在最高點,或者幻想抄底,結果往往損失慘重。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克服你的恐懼感,控制你的貪念。在股市里,有一波人總是能賺到點小錢,因為他不貪婪,知道適可而止。但無法控制貪念的人更多,因為這是人性。
優秀會展公司在這個時間節點忙著賣項目,實在有點像某些上市公司忙著轉讓股權以求套現。這是對中國經濟信心不足還是對自己的公司沒有信心?我真說不好。不過他們背后必然有高人指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